close


from DCfever
為了迎接 2018 年兩大重要比賽,有傳廠方明年便會一口氣發表兩支長焦大炮。
EF 600mm f/4 DO BR,鏡頭的工程樣本其實早於 2015 舉行的 Canon Expo 中已經展出過,經過多年研發應該差不多是時候正式出場了。用上雙層衍射光學技術的 DO 鏡片,EF 600mm f/4 DO BR 有望可以大幅瘦身兼輕量化(現有 EF 600mm f/4L IS II USM 重約 3,920g),對於講求靈活走位的運動攝影來說,應該會有不少的優勢。至於另一支傳出會同時推出的新鏡現時則有兩種說法,分別是 EF 200mm f/2L IS USM 或 EF 800mm f/5.6L IS USM 的後繼,兩支鏡頭都於 2008 年推出

所以一管是 EF 600mm f/4 DO BR .
另管可能是 EF 800mm f/5.6L IS USM 的後繼 ?
不過 200mm f2 應該焦段比較短 .

不過 這些鏡頭都相當貴 .

andy2000a wrote:
from DCfever...(恕刪)


好奇一下
600 DO BR 的DO是指繞射元件的綠圈吧,BR是啥?

土豆黃 wrote:
好奇一下600 DO...(恕刪)


估計是 Blue Spectrum Refractive (BR) optics

這鏡好像也有用上 EF 35mm f/1.4L II USM

如有錯請更正,謝謝

土豆黃 wrote:
好奇一下600 DO...(恕刪)


防紫邊的鏡片

一般製造鏡頭都是加了一堆ED

或是螢石來避免色散紫邊產生

有了三片鏡片組成的夾心BR

就可以幾乎完全消除紫邊

再放個一兩片ED就完全無敵

土豆黃 wrote:
好奇一下600 DO...(恕刪)


BR:藍光譜折射光學元件
感謝各位的回覆。
剛剛想到一個問題,canon說DO元件也可以把藍光凹回去,所以DO+BR就是超級不色散的意思囉?感覺很厲害阿
沒記錯的話DO的主要用意是縮小鏡頭的體積

有錯請大力鞭
Alemt0225 wrote:
沒記錯的話DO的主沒記錯的話DO的主要用意是縮小鏡頭的體積

有錯請大力鞭


http://www.canon.com.hk/cpx/tc/technical/pa_The_3rd_Generation_DO_Lens.html

減肥+消色散
是說看400 DO II 全開就沒啥色散了,再放BR...?
土豆黃 wrote:
感謝各位的回覆。剛...(恕刪)

基本觀念不是這樣!

可見光的波長大約是從380nm(紫)到 760nm(紅),對於鏡頭來說大部分像差都是有機會修正到極致,像是球面像差、彗星像差、像散、變形等,大多是由曲面幾何問題產生,主要是從單一波長角度來修正,通常是以550nm(綠)波長做基準。





但是這種和波長產生的色像差是來自不同波長對於光學材料會有不同折射率造成,他的修正是利用路徑相反來降低,所以他只能變小,無法根除。


下面為例,使用一個低色散低折射的crown凸鏡片+一個高色散高折射的凹透鏡, 原本藍色在低色散鏡片偏離降低,在高色散倒反回來諞離原方向,結果就是大大降低原本藍色偏離。



ZEISS會根據修正程度定義achromat、apochrmat與Superachromat三級,即使是修正最高級也未能完全修正。





那麼一般為何會有前後綠、紫邊?

假設完全沒有修正,他是以綠色為基準,因此就產生紅色與藍色嚴重色差。
為了讓其收斂紅色與藍色,造成綠色色差變大,造成紅紫與綠色差分別在焦前後。
後面進一步修正,雖讓色差變小,但是不會改變綠色差與紅紫色差分立在焦前後關係。






CANON對於 BR其實介紹很清楚,只是一般人不一定能理解修正色像差是相對麻煩與複雜。

下面是紅綠藍折射狀況,(色散就是來自折射率差異)
一般玻璃

DO鏡片(就是完全逆折射,所以她是一個大力修正色散材料,但是相對可能會產生和一般鏡頭修正不同效果,這個也是有些人對DO鏡頭有意見)
和NIKON PF是類似

BR鏡片
可以看出來,他在藍色有特別高折射率,這個就會相當高色散鏡片使用一樣,但是在其他色折射又相對低,就比較容易成為單純修正藍色短波長色像差,這個也是被稱為BR原因。

螢石鏡片,基本就是一種色散率極低材料,主要讓一開始色散程度就比較低,這個對於望遠鏡頭大多都是放置在第前面主要理由。



像是下面NIKON CANON的600與800設計,主要是由超低色散設計來修正








如果是使用DO鏡片,他是一種逆色散材料,所以可以輕鬆縮短原本修正鏡片數量,所以大多是低色散材料之後。
例如:








Alemt0225 wrote:
沒記錯的話DO的主...(恕刪)

依照目前CANON出過的鏡頭來說,大概這說法只有成立在"長度"上,但重量與體積並不有優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zlqgf6h64p 的頭像
    diazlqgf6h64p

    suzannebowe62

    diazlqgf6h64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